当你驾车缓缓进入陕西省临潼区的城郊,极目向东望去,一座被岁月覆盖得像小山般的土丘若隐若现地矗立在眼前。它的轮廓庄重而雄伟,表层的绿意在阳光下显得静默而悠长,周边的林木与野花仿佛为其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屏障。站在路边,仿佛能听到当年工匠与守陵人忙碌的低语与锤击声回荡在山坡之间。这座土丘,就是被世人瞩目的秦始皇陵,至今仍默默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光阴与传说。
据史书记载,秦始皇嬴政在位的次年便着手陵园的修建,经过将近四十年的艰苦筹划与施工,最终于公元前208年完成竣工。这位千秋一帝在位共37载,而为他的陵墓所耗费的时间几乎与他掌握天下的岁月相并重,达到了36年之久。作为陵园的总体构想者,丞相李斯承担设计与筹划的重任,大将军章邯则担任现场督工。为这项宏伟工程征调的人力达约72万,工程高峰期动用工人接近8十万之多,规模之庞大,远超常规民工工程,堪称空前浩大的帝王陵寝建筑事业,其人数甚至被比喻为胡夫金字塔工程所需人数的八倍。
展开剩余56%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首座皇帝陵园,其巨大的规模与丰富的陪葬物在历代帝陵中独树一帜,被普遍视为中国封建皇陵的顶峰之作,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,常被后人称作“最大的皇帝陵”。
陵冢坐落在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,距西安市区大约三十七公里,南临骊山,北依渭水。陵墓本体大致呈方形,顶端平坦,腰部略呈阶梯状,高约76米,东西向长约345米,南北向宽约350米,总占地面积约为120,750平方米。根据初步考察,陵园主体可分为内城与外城两部分。内城呈方形,周长约3000米,北墙设有两扇门,东西、南三墙各设一门。外城则呈矩形,周长超过6200米,四角各有一处门址,整个城垣错落有致,显现出设计者对边界与秩序的严格追求。
内、外城之间还分布着专门为陵寝服务的多处坑道与墓区,如葬马坑、珍禽异兽坑、陶桶坑等,显示出当年对随葬制度与守陵仪式的重视。陵外还有马厩坑、人殉坑、刑徒坑,以及为修陵人员设置的墓葬,共计400多处,覆盖范围广阔,估算面积达56.25平方公里之巨。陵墓地宫的中心区域,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核心之地,也是整座陵寝工艺与权力象征的精神核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融易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